计文于、朱卫兵
计文于、朱卫兵,是艺术圈里的夫妻档组合,不同于其他夫妻各自有相对独立的艺术领域,计文于和朱卫兵自2003年便在一起共同创作,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不久前,上海香格纳画廊举办了“跟着!跟着!跟着!”计文于、朱卫兵主题个展,其中《上山•下山》是艺术家耗时3年多完成的作品。作品是将两条近一米宽,百米长的布幔呈波浪形悬挂于展厅中央,888个没有五官的人形布偶以上行和下行的两种姿势分布其中。艺术家以显而易见的方式演绎出特殊年代延续至今的记忆图像,通过审视历史,再现当下社会中同样存在的群体模式。而整个展览,也都是围绕着这一概念衍化开来的。
计文于、朱卫兵作品《上山 下山》
计文于、朱卫兵作品《上山 下山》局部
“打油诗”式的命名
看多了所谓当代艺术的虚无晦涩,计文于和朱卫兵的艺术显得格外平易近人,这在早期作品命名便可见一斑,如“学时尚 造美丽”,“艺术要表现时代的主旋律”,“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如今的作品,虽然改换了创作媒介,但标语式的主题仍然得以一以贯之,如“上山 下山”,“ 揪住 救助”,“爬上去 走稳了”……柔软的布料或塑造出形态各异的小人,或构建出意味深长的情景,或以戏剧化的方式解构着发生在周遭的现实,这些都极易吸引观者的目光,并很快与之产生共鸣。我疑虑的是,这样的作品命名方式和呈现形式,以近乎“平民化”的姿态进入观者的视野,是否会消解人们对艺术本身带来的感受力,计文于则不以为然。在艺术家眼中这一切正是有意为之,“我希望我的作品应该是通俗易懂的,我不喜欢假装深刻”。
或许十年间,变换的只是计文于的艺术语言,不变的是他一直以来坚守的艺术理念。他诚实的表达内心,从不矫揉造作,然后直抒胸臆,让它以最亲近的视角显现在人们面前。他说毛主席讲得道理通俗易懂,甚至连农民都能明白,他的艺术也应该这样。朱卫兵告诉我,对于50年代生人的计文于来说,毛时代给予这代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于是,我在翻阅计文于十多年前的绘画时,对他的这番言论就更加透彻心扉了。
计文于 油画作品《摆好姿势很重要》
有关“艳俗艺术”
计文于早年学过玉雕、油画,绘画风格从古典主义、抽象主义到后来渐渐稳固成形的类似于今天所称谓的“艳俗艺术”。所以这样指代,是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初,计文于的创作元素多以彼时社会的流行文化为主要阐释对象,且流行符号涵盖中西方。他的绘画时常将具有中西方文化指向性的故事背景、生活场景、人物事件、传统民俗、日用百货等并置于作品中,其间配以鲜艳的红花绿叶,在四周勾勒如窗棂雕琢般的图案上,往往落下作者对画面呈现之后的主题式口号,乍一看,如年画般醒人眼目。这样的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契合“艳俗艺术”的文化定位,即艳丽世俗的色彩,艺术创作以当下流行文化为出发点,贴近当代普通的生活,以及平面、广告化的画面处理方式。事实上,直到今天,很多从事“艳俗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由于对“艳俗”的理解不同,导致在创作中呈现出多样性。而计文于也坚持认为,自己之前的创作并非属于艳俗艺术,“很多艳俗艺术是在为笑而笑,而我呈现的是在大笑之后,伴随更多的是凄凉和寂寞,如同卓别林的喜剧一般,最终落幕的总是他自己孤单的身影”。
计文于对“艳俗艺术”的敏感如同普罗大众,他似乎很担心这样的创作会被称为是肤浅的、浮夸的艺术,是一种缺乏思考的简单模仿和符号移植。而通观计文于的绘画作品,透过艳丽油彩的背后,不仅展现的是时下国内外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更多的还是艺术家通过自我的生活体验,揭示出改革开放至今消费文化背后的种种社会万象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从1993至2010年的持续创作,某种角度来看,计文于的绘画构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众生相,作品里聚焦的每一个社会热点或能在观者的内省中得到一一印证。他的艺术紧随时代,以诙谐的手法记录着对时下社会的多维度思考,“我希望我的作品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作品从构思到技术处理都能协调好。无论作品中所构成的矛盾因素和情感,或是观念变化下所获得的一种完整性,这需要运用对艺术的理解和真实的情感” 。
“布”的惊喜
2010年,计文于正式放下了架上绘画,与朱卫兵一起共同创作。对于计文于而言,多年的绘画经历于他已不存在任何创作问题,与时代并进的同时,他希望能找到新的语言,进而扩展新的艺术感受力。无独有偶,服装设计出身的朱卫兵自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从事童装设计。固定的程式化、标准化的设计流程,让朱卫兵一直向往着能走上纯艺术的自由创作之路。朱卫兵对“布”一直都有很特殊的情感,柔软的表面下,潜藏着可以无限延展的空间。而布的可塑性,也让计文于发现,以“布”为载体的艺术创作,带有很多不可预知性,因为无法掌控,所以才具有了别于绘画带来的挑战性。同时,不同材料的布面,传载出的意义和内涵也是丰富的,这将会给计文于的创作带来更多的惊喜。于是“布”便成为两人在艺术创作中突围的重要出口。
计文于油画作品《桂林山水甲天下》
计文于、朱卫兵《游船观景》正面
计文于、朱卫兵《游船观景》反面
《游船观景》是计文于、朱卫兵合作的首件雕塑,作品取材于计文于2001年创作的布面油画《桂林山水甲天下》。原作描绘的是假日旅游期间,秀美的山水间人头攒动,几乎填满了风景胜地的各个角落,龙舟上人们争先恐后的摄影拍照,不知拍下的是风景,还是人景,计文于幽默的反讽了假日旅游的种种诟病。而《游船观景》正是还原了龙舟上的情境。对于为何独选这幅作品,计文于以为材料的改变,同时带来的是创作思维的改变。雕塑不同于架上绘画,需要在相对有限的表达空间里独立支撑起作品的内涵。而原作中交错的人物也让朱卫兵“再现”这一场景时困难重重,以至花费数月后才得以完成。“这个过程完全不同于服装设计,作品人物很多,你需要在三维空间中做到精准的立体呈现,其中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问题”朱卫兵回忆道。计文于坦言,当作品最终呈现在他面前时,着实大为震惊,“布的材料太特殊了,你可以悬置在椅背上,也可以铺陈在桌面上,它可以随物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让我们的创作充满期待”。
媒介与表达
现代艺术不仅是对生命的表达和吁求,同时也直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亦如计文于和朱卫兵。多年的创作经历,我曾以为技术层面上已然不存在任何问题,朱卫兵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作品从构思到实施,其间会存在很多意外,布的特性决定了每一次的创作都无法预设一个既定成型的结果,总会在制作的过程中涌现新的想法。“我不是一个观念先行的人,我始终认为每一次的艺术创作中都应该有无法掌控的部分,当你越接近他们,艺术的魅力与价值才更能凸显”,也正因此,艺术家才会以开放的心态享受着每一次的创作过程。
曾经有人问 “你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本体是什么?”,计文于会报以些许惘然,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艺术语言或是艺术本体都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它可以很确定,也可以不确定,甚至是多样性。无论选择架上绘画还是雕塑,抑或是未来可选择的任意媒介,都不过是艺术存在与生命流变的同行同构,而计文于和朱卫兵也必将以其感性的生命给予艺术最鲜活和真挚的表达。